学校官网|

就业指导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就业创业工作 -> 就业指导 -> 正文

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发布日期:2019-06-14

考研面临选择专业,通常有以下情况:

  报考本科专业对应的专业

  报考相关专业

  跨学科专业报考

  专业

  一、按所学本科专业报考对应的硕士学科专业。这是多数考生的选择,但因为本科专业和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仅有部分是对应紧密的,如会计学、金融学等。许多考生不了解或不去了解同学科的其他相近专业,就轻车熟路地报了相应的专业。

  特别提示:你学的本科专业或许有对应的研究生专业,但也不妨拓宽眼界了解下相邻相近的专业,多一份选择多一份机会。

  二、报考相关专业。前面说到本科专业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并不一一对应,如本科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在硕士学科专业是“企业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在硕士学科专业里有“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等。这样多对一和一对多的情况,也还有像“技术经济及管理”这样本科中没有紧密对应的专业。

  特别提示:报考时多了解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了解不同招生单位专业入学考试课程设置情况,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基础选择适合的专业。

  三、跨学科专业报考

  跨学科专业报考,一般指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的专业理论基础差别较大。包括跨学科门类报考,如工科类同学报考经济类硕士研究生、外语类同学报考法学类研究生等;也包括在学科门类内专业跨度较大的报考,如生物工程类同学报考热能工程硕士研究生等。跨学科专业考研中,有的同学做了相应的准备,如自修、选修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有的同学辅修了相关专业或参加自学考试的学习。而有的考生只是准备了考研的专业课。

  特别提示:要了解跨学科报考学校学科专业的要求,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如会计学、法学类专业等,若只是准备了入学的专业课而缺乏专业理论基础很难通过复试。

  而一些高校的某些专业还欢迎跨学科的考生,如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专业愿意接受工科背景的考生,即便学习本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可在读研期间补修本科课程。这要向具体招生单位咨询。

  职业

  社会上职业种类繁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还常有变化。在就业时多数职业岗位与研究生学科专业更没有对应关系。

  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专业,一般情况是:有的专业专业性强,与职业岗位联系紧密;有的专业和职业没有紧密的对应,似乎“专业性不强”。再看社会上的岗位,有的专业性强,要求相关专业毕业生,有的岗位专业性不强,对毕业生的专业背景要求较宽,甚至没有要求,如部分公务员岗位、一些公司的管理岗位、高校的管理及辅导员岗位等。

  由此,一个职业岗位可接受若干专业的毕业生,一个专业毕业的同学可应聘若干职业岗位。

  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以上谈了专业、职业,那么如何看考研的专业选择与就业呢?

  其实考研的动机有很多,主要有:

  求学深造,以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提升学历,获得高层次学历学位,为今后发展获得新的起点。

  改变身份,本科非名校或三本学校,通过升学进入理想学校。

  重选专业,因高考成绩、家长意见影响志愿,考研选择理想专业。

  高端就业,许多岗位入门条件就是硕士毕业生。

  从众心理,本科就业暂不理想,投身考研。

  个人问题,在职或往届生为解决朋友、夫妻工作地域问题。

  以上动机或兼而有之,但我们可以看出基本是为了今后的工作、生活发展得更好,更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就业与考研的专业选择,就是不单单为哪个专业就业出路好就盲目选择。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硕士毕业的同学报考公务员取得了较高的成绩,考取了海关的工作职位,令同学羡慕不已。工作一段时间回校与在校生交流,流露出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公务员岗位在别人看来是香饽饽的,对她来说或许是鸡肋。

  如何使以后的工作生活发展得更好?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所在,探索外部的环境、资源和要求,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确定成长发展的路径。有了这个规划应届毕业时未必是考研。或许考研,专业选择也不会成为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的基础上明确职业目标并确定实现路径,进行时间管理,付诸行动。职业生涯规划可调动人的潜能,激发人行动的积极性,克服生涯发展中的障碍,不断修正前进方向,最后获得生活、事业的平衡和成功。

  有这样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目标需要的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可迁移能力)、执业资格有清楚的认知,不必像现在有些大学生逢证必考,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合理的路径避免走弯路,提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