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一流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科建设 -> 一流学科建设 -> 正文

深耕实践育人 赋能学生成长——我院实习就业及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5-10-18

我院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实习工作,将其视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环节,通过系统化部署、多维度拓展,为学生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桥梁。我院每年统筹组织300余名学生(涵盖师范生与非师专业学生)参与实习实践,实习时间集中安排在第5学期,时长根据专业需求设定为两个半月至三个月不等;实习单位广泛覆盖科研机构、中小学、相关企业及教育机构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化的实践育人格局。

为进一步拓宽实习实践渠道,我院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2024年累计走访企业24家,成功建立生源基地、创业基地各3家,新签订教育实习基地与实习实践基地各5家;2025年在此基础上持续发力,访企拓岗数量突破40家,新增就业基地、实习基地7家,同步签订科普实践基地3家,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更充足的资源保障。

依托扎实的实习实践体系,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上实现显著提升。在专业技能层面,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电路设计等实用技能,据统计,超80%的学生反馈实习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能够运用专业软件与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在职业素养层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深入了解职场文化与工作规范,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及责任心得到有效锤炼,90%以上的学生表示通过实习掌握了与同事、上级的高效沟通技巧,学会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在就业竞争力层面,丰富的实习经历成为学生简历的“加分项”,助力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0%以上,且签约单位质量逐年提升。

在完善实习就业体系的同时,我院着力挖掘和宣传学生成长典型,以榜样力量引领学风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1.就业率总体向好,优秀典型层出不穷

近4年,我院毕业生总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高水平就业人数逐年递增,涌现出一批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优秀毕业生。2022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李娜,现任张家口市阳原县信访局一级科员,她坚守信访一线,用心服务群众,在各项工作中展现出扎实的综合素养与责任担当;2024届公费师范生靳迪雯,毕业后定向奔赴滦南县扒齿港镇中学任教,仅1年多时间便完成从师范生到优秀教师的蜕变,教态优雅、思路清晰、教学质量突出,多次代表学校讲授公开课,赢得校领导的一致认可。

此外,我院还培养出众多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的毕业生:2022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马壮投笔从戎,投身国防事业;2023届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张哲源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凭借创新思维实现创业突破;2021届毕业生孙紫龙、张升菊、张欢等,分别选择服务西部、扎根基层,以青春之力践行责任使命。

2.考研升学成果稳定,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我院始终注重学生学术能力培养,考研升学工作成果稳居学校各院系前三名。近三年,毕业生总升学率平均达26.62%;即便在2025年考研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我院考研率仍突破23%,充分彰显了扎实的学风建设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

3.对外交流持续深化,办学层次稳步提升

我院积极拓展国际化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路径,对外交流工作成效显著。一方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ISEC项目招生规模稳定,已与40多所国际学校达成学分互认合作,2025年该项目学生总数突破300人,为学生搭建了国际化学习平台;另一方面,与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开展本科生培养工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质量。

4.培养质量获广泛认可,学院满意度持续提升

凭借优质的人才培养成效,我院赢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在2024年底的就业统计调研中,92%以上的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综合表现给予“基本满意”及以上评价,其中超三分之二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我院毕业生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突出,充分印证了学院实践育人工作的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