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学院介绍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正文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发布日期:2020-07-03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由1956年建校伊始成立的物理学专业发展而来,拥有物理学(师范类、公费师范生)、应用物理学(非师范类)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范类、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培养)三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教授8人,正高级实验师1人,副教授10人,高级实验师4人,正高级政工师1人,高级政工师1人;博士29人,硕士14人。

教师近年来承担省、市、校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国家专利51项;荣获“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与教材6部;发表SCI期刊论文66篇,其中SCI一区论文7篇。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现有4100平方米的实验教学中心,配备有2300万元完全满足教学要求的仪器设备,可容纳1000余人同时进行技能训练,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拓展了空间,为培养专业化、职业化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近几年与唐山市中小学、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设立教学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43个,科普教育基地4个,科研基地1个,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拓展了空间。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师生的科研工作,也为学院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物理学(师范)专业秉持“学科+师范”双强融合的特色理念,注重以学科竞赛驱动学生成长,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平台,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近三年,学生在“田家炳杯”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中斩获国家级、省级奖励近100项,就业率超95%,考取研究生比例稳定在30%以上,最高达50%。专业师资力量强大,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承担多项国家及省级基金项目。毕业生既能在中小学或高中从事物理教学教研,也能凭借科研能力考取研究生,进入科研机构或高校深造,还可在半导体、光电等行业从事技术研发与管理,或投身科普教育、科技管理、出版编辑等公共事业领域。

应用物理学专业以物理学理论为基石,融合工程技术与交叉学科应用,坚持重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物理素养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依托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迅猛,2022届至2024届毕业生考研率平均达37.5%,学生在“挑战杯”等大赛中屡获佳绩,近三年累计获省级以上奖励52项。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通信等多学科知识,能在光电技术、通信等企业从事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可凭借专业能力继续深造,攻读光学、凝聚态物理等相关专业研究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ISEC项目)专业立足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人才需求,以开放型经济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学科建设开展人才培养,是涵盖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宽口径专业,学习内容涉及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三大领域,设有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既可选择继续攻读国内外高校研究生,也能在涉外单位、企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各类工作,发展前景广阔。

经过60余年的积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了数千名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也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前景会更加灿烂辉煌。